12月5日下午,安康博物館在一樓多功能廳舉辦第四期道德大講堂,講座是由陜西省作家協會青年會員、省殘疾人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王庭德主講題為《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》,為安康博物館職工分享自己的勵志事跡。
王庭德老師,1981年出生于陜西旬陽縣,是一個身高僅為一米一六的肢體殘疾人,其父母早逝。2000年初中畢業后,先后做過鄉村報道員、洗碗工、賣報郎等。無論在哪個崗位上,始終沒有放棄過寫作夢想,在國內多家報刊雜志發表文學及新聞稿件數十萬字。2010年加入省作協,并獲得陜西省殘疾人優秀作家獎。其長篇自傳體小說《這個世界無須仰視》,得到了著名作家陳忠實、賈平凹等文化名人的推薦,被省作協評為陜西省2014年十大年度優秀作品獎。先后為多所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做勵志報告達200多場次,其自強事跡多次入選中小學試卷考題,并被中央電視臺等上百家媒體報道,2017年入選陜西好人榜。
本次道德講堂,王庭德老師首先講述自己兒時在面對身體殘疾和家境貧寒的困境時,通過調整自我心態,樂觀積極面對生活,并時刻不忘學習知識。成年后,尋找工作時四處碰壁,生活窘迫,但依然熱愛學習,愛好寫作,最終獲得成功。單位職工認真聽完本場講座,深有感觸,對王庭德心生敬畏和感動,以此激勵大家積極樂觀對待工作、生活上的困難,善于換個角度、換個思維解決問題,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