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教育
參觀指南
文博講壇
當前位置:首頁 >> 社會教育 >> 文博講壇

安康博物館文博講壇(第十一期)

更新時間:2017-04-25 14:43:06  來源:admin  點擊次數:14295次  收藏  打印

4月22、23日,安康博物館文博講壇(第十一期)在博物館一樓報告廳舉行,來自西北大學的王寶峰、郭振華、安樹彬、王有紅四位老師齊聚一堂,分別作了題為《儒教源流》、《斯芬克斯之謎與俄狄浦斯的命運》、《西學東漸的理性反思》、《評歷史虛無主義》講座,吸引不少傳統文化愛好者及游客前來聆聽。

王寶峰介紹,在中國古代,儒教與佛教、道教并稱三教,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,尊崇孔子為教主。儒教一詞最早出現于漢代,經漢魏讖緯神學、宋明道德神學之后,隨著清王朝的沒落而崩塌,但儒教思想與儒家學說在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中未曾中斷。

 

通過對斯芬克斯之謎的深度闡釋,郭振華認為,俄狄浦斯對“斯芬克斯之謎”的解答是“表象”的,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人,是應該具有斬斷“悲劇”命運,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能力。

安樹彬分別從明末清初和晚清民國兩個階段,介紹了西學東漸的主題及其影響因素,認為西學東漸是一個和東學西漸相互補充的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,對中國的近代化歷程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。

 

王有紅認為,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是唯心主義歷史觀,違背了研究歷史實事求是的根本原則,并從思想文化、意識形態、學術研究方面對其興起原因進行剖析,指出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錯誤思潮,它的流傳和泛濫會造成社會思想的混亂,值得我們高度警惕和重視。

設為首頁    |    加入收藏    |    聯系我們
新館地址:安康市漢濱區三橋頭魯家梁梁頭 陜ICP備19017205號-1
未經允許不得擅自盜用本網站照片或文字,否則追究法律責任
所有權歸安康博物館所有 技術支持:安康德隆科技
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电影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