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0日,安康博物館聯合吐魯番博物館舉辦的《漢唐火洲 絲路風采—新疆吐魯番漢唐文物精品展》開展。
西漢宣帝神爵二年(公元前60年)西域都護府建立后,吐魯番地區同新疆其他地方一樣,納入祖國版圖,成為歷代中央政府管轄治理天山南北各地軍政事務的中心之一。漢代以后,歷代中原王朝都把西域視為故土,行使著對新疆地區的管轄權。多民族大一統格局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脈,也是自秦漢以來就基本形成的歷史傳統和獨特優勢。
自漢武帝時期張騫“鑿空”西域開始,包括吐魯番在內的新疆地區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,成為絲綢之路的橋梁和紐帶。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南、北、中三道,正是沿著天山、塔里木盆地而延伸展開的。
陜西是絲綢之路的起點,安康是古代絲綢主產區。為歡度“雙節”,進一步落實習總書記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的講話精神,加強絲路沿線城市文化交流,安康博物館聯合吐魯番博物館共同舉辦《漢唐火洲 絲路風采—新疆吐魯番漢唐文物精品展》。本次展覽匯集吐魯番博物館館藏54件(套)珍貴文物,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一段厚重的歷史,希望帶給您唯美的視覺享受,共同見證偉大的絲綢之路和歷久彌新的絲路精神。